摘要:数据回暖释放积极信号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24年6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5,为年内首次回到荣枯线上方。新订单与生产指数的同步提升,预示内需正逐步恢复,企业经营信心亦有所回稳。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回暖无疑提供了一个亮点。值得注意的是,出口订单亦出现边际改善,显示外部需求虽仍受压,但阶段性趋稳。这反映出在全球供应链逐步修复之际,中国制造业的韧性依然不容小觑。人民币汇率依然承压尽
数据回暖释放积极信号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24年6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5,为年内首次回到荣枯线上方。新订单与生产指数的同步提升,预示内需正逐步恢复,企业经营信心亦有所回稳。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回暖无疑提供了一个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订单亦出现边际改善,显示外部需求虽仍受压,但阶段性趋稳。这反映出在全球供应链逐步修复之际,中国制造业的韧性依然不容小觑。
人民币汇率依然承压
尽管PMI反弹带来正面预期,但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势并未出现明显回稳。美元指数的强势、外资流出压力及市场对中美政策差异的预期,使人民币仍运行在7.30附近高位。市场普遍认为,若无进一步财政或货币政策提振,仅靠制造业数据尚不足以扭转贬值趋势。
当前市场更为关注的是下半年中国是否会出台更多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以及美联储何时正式开启降息周期。这些外部与政策信号,将成为人民币下一步走势的关键风向标。
投资市场的潜在机会
制造业改善虽不足以立即改变汇率走势,但对股市与商品市场的结构性影响已逐步显现。例如,铜、铝等与工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大宗商品近期已出现技术性反弹。若制造业景气持续,价格将有望获得进一步支撑。
股市方面,受惠于内需修复的传统制造与周期板块逐渐获得资金关注,尤其是出口导向型企业,其盈利前景可望随订单回升而改善。相较之下,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的行业如航空、海外并购型企业,短期或仍需谨慎。
在外汇市场上,投资者需持续追踪美元/人民币(USD/CNH)区间震荡的演化。如果人民币出现止贬信号,将对亚洲货币及区域资金流动形成积极连锁效应。
从数据到走势:市场该如何读懂PMI信号?
制造业PMI的回升为中国经济注入稳定预期,但人民币汇率是否止跌回稳仍待更多政策与外部支撑共振。
当前市场正处于多空博弈的微妙平衡期,MH Markets迈汇 建议投资者保持策略弹性,顺势而为,把握结构性机会,同时审慎控管汇率波动风险。
在多重信号交织的环境下,数据的每一次回升都值得高度关注。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