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2025年第三季伊始,美元指数(DXY)自年内高点107震荡回落至103下方,美元短期转弱的格局逐渐确立。市场目光纷纷聚焦于非美货币,是否将迎来一波集体反弹?MH Markets迈汇提醒,虽然美元退潮为非美货币创造空间,但能否走强仍需视经济数据、央行政策与市场情绪而定。美元转弱:利率周期进入尾声,经济动能趋缓当前美元走软,核心原因在于美联储已接近紧缩周期尾声。尽管仍维持高利率不动,但多位联储官
随着2025年第三季伊始,美元指数(DXY)自年内高点107震荡回落至103下方,美元短期转弱的格局逐渐确立。市场目光纷纷聚焦于非美货币,是否将迎来一波集体反弹?MH Markets迈汇提醒,虽然美元退潮为非美货币创造空间,但能否走强仍需视经济数据、央行政策与市场情绪而定。
美元转弱:利率周期进入尾声,经济动能趋缓
当前美元走软,核心原因在于美联储已接近紧缩周期尾声。尽管仍维持高利率不动,但多位联储官员已经公开表示支持年内启动降息。与此同时,美国最新的ISM制造业PMI仅为48.9,连续几个月低于50荣枯线,显示制造业活动持续萎缩。
此外,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核心PCE放缓,均反映通胀已逐步受控。在这种背景下,美元的利差优势正在削弱,短期内若无避险需求支撑,美元可能继续下探至101至100区间。
非美货币:谁能真正走出独立行情?
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非美货币并非全线走强,而是呈现出「分化特征」。
欧元方面,虽然欧洲整体经济疲软,尤其德国制造业连续低迷,PMI跌至45.1的低位,但欧洲央行的鹰派态度为欧元提供一定支撑。目前欧元兑美元已逼近1.10关键阻力,若后续数据不再恶化,有望小幅上扬。
英镑则表现较为稳定。英国制造业PMI略低于50,仅为49.8,虽未进入明显扩张区间,但其高通胀结构使得英国央行保持强硬立场。高利率环境短期内为英镑构建了支撑带,维持在1.28附近震荡整理。
日元方面,日本央行仍坚持货币宽松政策,其制造业PMI也仅为48.2,整体经济动力不足。但由于美元利差缩小,技术面上日元有机会从145上方反弹,挑战140区域。
澳元与纽元作为典型的商品货币,在大宗商品反弹与中国经济温和复苏的背景下表现偏强。澳洲与纽西兰近期制造业数据表现趋稳,澳洲PMI重回50.1的荣枯线上方,加上中国PMI也恢复至51.1(财新版本),支撑澳元兑美元上探0.6850至0.69区间。
PMI数据:决定货币强弱的领先指标
PMI作为领先指标,常被用以判断经济的拐点与货币强弱的趋势。美国、德国、日本等核心经济体目前制造业PMI均低于50,显示全球制造端仍处于收缩周期;相对而言,中国与澳洲PMI突破荣枯线,意味着区域经济回稳,对应货币短线具备反弹动力。
美元下行非美受益,唯需择强布局
MH Markets迈汇认为,汇市的中短期趋势将由这些宏观经济数据所主导,而PMI的反转往往早于GDP等滞后指标。美元当前虽已进入阶段性下行趋势,但非美货币能否走强仍取决于各自的经济体质与央行政策。这里建议投资人:
*优先选择经济数据领先、政策基调稳定的货币(如澳元、英镑)
*密切追踪各国PMI变化与央行动态
*运用MT5图表工具观察关键技术支撑与阻力区间
通过合理分散仓位与技术面配合,投资人可在美元疲软的环境下把握非美货币的阶段性机会。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