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路透北京3月7日 - 中國2月外儲連續四個月走升,增長幅度雖然有限,但分析人士指出,外儲連增符合預期,而2月匯率估值因素對外儲影響整體偏負面,外儲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在中美貿易談判利好消息影響下,人民幣匯
路透北京3月7日 - 中國2月外儲連續四個月走升,增長幅度雖然有限,但分析人士指出,外儲連增符合預期,而2月匯率估值因素對外儲影響整體偏負面,外儲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在中美貿易談判利好消息影響下,人民幣匯率繼續穩步升值以及資本市場反彈帶來的資本流入。
他們認為,2月中美談判達成協議的憧憬為外儲企穩創造寬鬆的外部環境,引發國際資本迴流中國,但值得關註的是,最近美指短期回升較快,加上一些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未來跨境資本流動形勢仍不明確,且需要防範中美貿易談判可能出現的擾動。
“綜合考慮匯率和債券收益率變動,我們保守估計認為,2月份估值因素影響在-100億美元左右。”華泰證券宏觀李超團隊快評指出,模型測算顯示,匯率變動估值對儲備呈現負向,但影響不大;債券收益率估值大概率亦為負向。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健也指出,2月歐元、日圓兌美元小幅貶值,英鎊小幅升值,匯率因素對外儲影響整體偏負面。
國家外管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指出,2月中國外匯市場保持平穩運行;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上漲0.6%,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動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上升。
而FXTM富拓貨幣策略和市場研究全球主管Jameel Ahmad則認為,最新發佈的中國外匯儲備數據,從大的層面看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但確實印證了人民幣與其他貨幣一樣很長時間以來受市場力量影響的觀點,那些對於中國可能受某種原因進而人為影響其貨幣匯率的假設完全是臆測。
中國央行周四公佈,2月末外匯儲備為3.090萬億美元,較1月末3.088萬億美元增加22.56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個月增加,升幅為0.1%。國家外匯管理局並預計,未來外匯儲備規模將在波動中保持總體穩定。
**關註短期跨境資本流動**
考慮到當前美元指數小幅偏強走勢以及中國經濟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人民幣匯率短期內大幅走升的可能性較小,未來估值因素對外儲的正向作用並不明顯,未來外儲規模的變動主要取決於跨境資本流動的形勢,當然也包括中美貿易談判可能帶來的影響。
雖然中國加大金融領域的開放力度,尤其是中國資本市場最近明顯上攻,恐帶來更多跨境資本流入,但同時亦需要提防市場波動可能帶來的短期跨境資本流動加劇,從而亦對外儲規模造成短期衝擊。
“展望3月,中美貿易談判或將達成協議,有望繼續推動人民幣匯率升值,資本流動形勢有望繼續向好。”劉健指出。
王春英也認為,今年以來,全球政治經濟環境仍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經濟增長勢頭有所減弱,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較大。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外匯市場預期繼續改善,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收支狀況均呈現積極變化,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不過華泰證券的宏觀李超團隊指出,近期值得註意的是,美元指數短期回升較快,疊加美國和朝鮮領導人在越南會面後未達成任何協議造成東北亞局勢緊張,使得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短期或承壓。
而國內媒體亦援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在兩會期間表示,要高度關註國際收支波動,一方面,中國國際收支情況已發生明顯變化,大額雙順差正在減少,未來會否出現逆差值得重視。
另一方面,當前金融領域開放力度加大,資本流入也會造成國際收支波動性加劇。建議加大匯率、利率形成機制改革力度,增強匯率、利率靈活性,以便將來應對國際收支波動時有更好的市場化工具。
亞洲私人銀行--新加坡銀行也認為,人民幣的升值幅度也受多種因素限制。中國經常帳從持續盈餘轉向大致平衡,以及中國在全球商品出口份額見頂,表明人民幣不再被低估。此外,任何削減美中之間達4,190億美元貿易逆差的協議,都可能令人們對中國經常帳盈餘減少,併在中期轉為赤字的擔憂增加。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