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北京時間3月7日晚,最新公佈的歐元區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終值為1.1%,不及市場預期和前值,數據公佈後,歐洲主要股指普遍走低。同日晚些時候,歐洲央行還將公佈議息會議決議,市場普遍預計迫於經
北京時間3月7日晚,最新公佈的歐元區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終值為1.1%,不及市場預期和前值,數據公佈後,歐洲主要股指普遍走低。同日晚些時候,歐洲央行還將公佈議息會議決議,市場普遍預計迫於經濟壓力,歐洲央行將會下調通脹和經濟增長預期。
近期,一系列並不理想的經濟數據以及政治不確定性,引發外界對於歐洲市場的擔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更是直接指出,歐洲經濟增長存在巨大隱患。縱觀全球,貿易摩擦,地緣政治以及各主要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舉棋不定,都令今年全球市場的表現,難言樂觀。
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劉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歐美數據不理想,加上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疲軟,都令市場風險情緒下降,風險資產也因此受到一定抑制。今晚歐元區公佈的GDP數據,也為接下來市場判斷提供進一步信息。”
歐元區經濟增速創四年新低
歐盟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2018年第四季度GDP環比增長為0.2%,符合預期並且與前值持平,維持在2014年以來的最低增速上,與此同時,四季度GDP同比終值則由1.2%下調至1.1%。
除最新公佈的GDP數據外,近期公佈的一系列歐元區經濟數據,都令市場頗為失望。其中,作為反映市場對宏觀前景預期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歐元區2月份PMI數據創下68個月新低,並跌破50榮枯線。而作為歐元區最重要的經濟引擎——德國當月的製造業PMI數據更是創下74個月新低,報47.6。這對於市場信心無疑帶來巨大打擊。
瑞銀歐洲高級經濟學家、德國首席經濟學家菲利克斯·霍夫納(Felix Hufner)稱,已經將德國2019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大幅下降至0.9%,成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德國已經將0.7%的GDP用於財政寬鬆,但這是否足夠,仍需等待更多經濟增長乏力的證據”霍夫納說道。
去年四季度,德國季調後GDP季環比初值為0%,勉強擺脫了經濟衰退。而在2018年的三季度,德國季調後GDP季環比為負的0.2%,成為該國經濟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萎縮。
與此同時,意大利去年四季度經濟萎縮程度進一步加深,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陷入技術性衰退。意大利也因此成為2013年以來,歐盟首個進入經濟衰退的經濟體。
此外,掙扎在脫離歐盟進程中的英國,也成為影響歐洲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
英國央行官員近日公開表示,英國經濟出現顯著放緩。近期公佈的多項英國經濟數據也讓各界意識到脫歐對英國經濟造成的重大打擊。其中,1月份CPI數據僅為1.8%,兩年來首次低於英國央行2%的目標水平;去年12月的GDP環比下降0.4%,成為2016年3月以來最大環比降幅,這也使得英國2018年全年GDP增長為1.4%,創2012年以來最小的增幅。
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預計,英國經濟在未來12個月內衰退的幾率大幅上升。
OECD在本周發佈的報告中提出,英國的硬脫歐可能大幅提高歐洲經濟體的成本。此外,德國作為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受全球貿易摩擦的影響,經濟增速可能被進一步拖累。由於各經濟體普遍面臨不確定性,OECD將歐洲經濟增速預期由此前的1.8%,大幅下調至1%。
發達經濟體面臨更大下行壓力
本周除歐元區GDP數據、歐洲央行議息會議外,最令市場期待的無疑是周五即將公佈的美國2月份非農就業數據。
劉敏分析稱,由於本周三公佈的,素有“小非農”之稱的美國2月份ADP就業僅新增18.3萬人,不及預期的19萬人,已經引發市場對於周五非農就業數據的擔憂。此外, 美國商務部周三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貿易逆差超預期,2018年全年貿易逆差創下十年新高。數據疲軟,已導致本周美股累計三日下跌。
有著美聯儲“第三號人物”之稱的紐約聯儲主席約翰·威廉姆斯公開表示,美國經濟放緩將成為新常態,不排除量化寬鬆和負利率政策。
業內人士分析稱,減稅以及增加政府開支的刺激作用開始逐漸減弱,而在長時間的政府關門以及極端天氣等的拖累下,美國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預計並不樂觀,甚至達不到1%的水平。
高盛在最新預測中,則直接將美國一季度的GDP增長預期下調到了0.9%,認為這一預測反映出了庫存的拖累,消費增速的持續放緩,住宅投資的下滑,以及政府關門造成的0.4個百分點的拖累。
美聯儲近期的鴿派言論不斷打擊著市場信心,而本周,加拿大央行也首次在利率決議聲明中表示,未來加息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強,同時刪除了今年1月份有關利率將隨時間推移而上升至2.5%至3.5%的預測。
“近期數據顯示全球經濟放慢的形勢,比我們今年1月財政報告的預測更加顯著和普遍。貿易緊張與不確定性嚴重影響到信心與經濟活動。”加拿大央行在聲明中說道。
OECD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提出,今年發達經濟體面臨著比新興市場經濟體更大的下行壓力。因為在發達經濟體中,政策上持續的不確定性和市場信心的不斷下降,明顯拖累著商業投資和貿易前景。
相比較而言,OECD認為新興經濟體整體形勢趨穩,並且在2020年有進一步回升,國內需求的上漲將給新興經濟體帶來更強的增長動力。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