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際數字令人意外......
用《華盛頓郵報》的話說 ,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加密戰爭”,有人用加密貨幣給烏克蘭捐款,有人忙著借助加密貨幣逃離普京的外匯轉出禁令以及西方的嚴厲制裁。因此,有人認為,加密貨幣能從這場危機中受益。但真實情況又是如何呢?
最近比特幣與科技股的脫鉤表明,一些外部因素導致了需求的變化。由於來自俄羅斯的資本外逃潛力很大,比特幣被認為是轉移資本的途徑,因此對比特幣的需求可能會顯著提高。
俄羅斯對加密貨幣的興趣確實正在上升。穀歌搜索顯示,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受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注度都在飆升。當前,11%的俄羅斯人已經擁有加密貨幣。
不僅俄羅斯,烏克蘭的情況也是如此。Kaiko報告稱,由於俄羅斯入侵後對加密貨幣的需求立即飆升,比特幣在幣安的烏克蘭格裏夫納(UAH)市場上的交易價格溢價6%。
戰爭發生後,盧布和格裏夫納計價的交易量幾乎立即飆升至幾個月來的最高水準,突顯了加密貨幣行業在衝突中所扮演角色的複雜性。
那麼,究竟有多少加密貨幣被用於轉移資本了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俄羅斯的資本外逃需求是巨大的。花旗在一份最新報告中做了詳細說明:
2014年危機期間俄羅斯的淨資本外流為1510億美元(比上一年激增900億美元)。在2008年的危機中,這一數字為1330億美元。這一次的資本外逃可能遠不止於此,因為危機更加嚴重。
但是金融博客零對沖稱,俄羅斯的實際比特幣交易量讓人大跌眼鏡。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的交易量在絕對值上相對較小,儘管在圖表上看起來令人印象深刻,其實平均每天大約只有210枚比特幣。
零對沖稱,就這點交易量不足以在加密市場掀起什麼浪花。bitcointradevolume.com的數據可作為參考:
比特幣現貨的日均交易量約為48億美元,包括衍生品在內約為200-400億,即需要十分龐大的資本轉移進來才能在這個領域造成影響。
所以,近日比特幣價格上漲更多是因為投資者定位於俄羅斯需求的預期上升,而不是俄羅斯需求本身。這一點很值得關注,因為如果預期的俄羅斯購買量沒有實現,比特幣的走勢可能會與科技股重新趨同。
更奇怪的是,這每天大約210枚比特幣的交易量,還給俄羅斯的交易者們招來了各種“威嚇”: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敦促監管機構要防止俄羅斯借助加密貨幣逃避制裁;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在某種程度上加密貨幣是逃避執法的一種手段,這不是我們應該容忍的;
美國司法部副部長Lisa Monaco表示,他們將凍結“普京親信”的資產,“重點關注加密貨幣”;
財政部長耶倫週三警告稱,“加密貨幣是一個逃避制裁的管道”,值得關注。
目前,從花旗的數據來看,加密貨幣並沒有被用於規避制裁,哪怕有,也只是很小規模。總部位於倫敦的LMAX Group首席執行官David Mercer表示:
“加密市場根本不夠大,不足以引起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在幫助俄羅斯人逃避制裁方面的如此多關注,我不知道為什麼比特幣或加密貨幣被挑出來說。”
零對沖調侃道,根據上面的數據,俄羅斯人每天借助比特幣“洗錢”大約1000萬美元就招來了如此大關注,而瑞士信貸多年來幫助促進了1000億美元的洗錢活動卻似乎沒有人在意。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這項新解決方案的目標客群是專業交易公司,並且能夠每秒處理 500,000 筆訂單。為了擴大新平台的覆蓋範圍,該差價合約券商還與 Your Bourse 合作。
本報告以親身開戶實測、搭配實際交易資料與平台客服互動紀錄,試圖對FXGT的真實面貌做出一份誠實的評價。並非為批判而批判,而是站在交易者與風險管理者的立場,審慎分析其潛在優勢與結構性隱憂。畢竟,當我們將資金託付給一個平台時,我們信任的不是一個品牌名稱,而是一整套金融基礎設施與其背後的誠信與穩定性。
該公司的客戶帳戶增至395.8萬個,較2024年7月成長32%。盈透證券的日均收益交易(Daily Average Revenue Trades)已連續第七個月實現年增成長。
本年度外匯天眼SkyLine Guide 馬來西亞榜單已正式公布!這份榜單由 100 位來自本地外匯領域的資深專家組成評審團評審,聚集行業智慧、緊貼當地語系化需求,為投資者提供權威的交易商推薦參考。FXTM、Axi、FXCM、Neex 等25家交易商榮登榜單。這些交易商在交易平台穩定性、客戶服務品質、資金安全保障、技術創新能力,以及合規經營等多方面展現出卓越表現。